3月1日,“大熔景行:朱炳仁熔铜艺术展”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启幕。作为中国大运河“运河非遗”系列特展之一,1300平的展陈空间,68件(组)艺术精品,是熔铜艺术家、“运河三老”之一朱炳仁40年艺术生涯及其作品的首次全景式呈现。
现场齐聚众多嘉宾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在致辞中表示,非遗铜艺的“生命”和大运河一样,生生不息,直到今天依然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新活力与新生机。
作为朱炳仁近年来作品最多、规模最大的艺术个展,本次展览以“大熔景行”为主题,涵盖壁画、雕塑、装置等多种作品类型,旨在展现大运河沿线非遗铜雕传承与创新并蓄的独特魅力,为参观者讲述数千年使用史的铜,如何从青铜时代“逾越”,在朱炳仁的创新下千变万化,造就为一种新的熔铜艺术。
(相关资料图)
大熔,即为熔铜;“景行”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车舝》中的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表示,“‘景行’有大道之意,也代表一种理想和信仰”。熔铜艺术来源于我们血脉中的中华文化,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“铸鼎象物”,在铜雕非遗的不息传承中,开拓出一条新的光明“大道”。
1944年出生的朱炳仁,是百年铜艺世家“朱府铜艺”第四代传人,人到中年的他接过父亲的榔头,40年的艺术生涯呈现出惊人的创造力,创造了一串串艺术奇迹。他不仅是为杭州雷峰塔“披”铜衣的“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”,也是开启“熔现实主义”新流派的熔铜艺术家。
从青铜时代出发,朱炳仁在不断创新、变革。2006年,在常州天宁宝塔的一次祝融之火中,一颗颗千姿百态的铜结晶开启了他的艺术之“眼”。从此,5000年的青铜文化,从范模的桎梏中挣脱,释放自由的天性“熔炼形意”,迈入了当代艺术语境下的“熔铜时代”。
“一汪金水,终成图画”,本次展览分为“同源”“蕴生”“不息”三部曲,如一幅长卷,将朱炳仁创作之路徐徐展开,呈现熔铜艺术的“饕餮盛宴”。 活动中,朱炳仁与其子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岷一起,带领参观者一起领略铜的洗礼与新生。
从熔铜艺术的经典之作到2022年的最新探索,展品包括长达8米的博鳌亚洲论坛会场的同款壁画《万泉归海》,以王希孟“青绿山水第一神品”为灵感的《千里江山》。其中还包括最新的抽象创作《叶舟》《香味与花》,以及首次公开展出的庚彩作品《天青御风》《庚彩铜牛》,在朱炳仁的手中,山林、水泽、鸟兽,皆可由铜所化,天地无限,造化无穷。
“同源”展区中,占地60平米的一畦稻田自然舒展,仿佛置身江南水乡丰收场景。2012年,朱炳仁受老子《道德经》首句之义的哲学启示,“种”出熔铜艺术之稻。炽热的铜液,以晶莹的形态,在朱炳仁不断拓展的艺术边界中,也根植了他对人类生存与环境变化等现实主义关照与探索。
作为“运河三老”之一,朱炳仁将“水”视为重要的艺术元素。2005年,他与罗哲文、郑孝燮共同倡议京杭大运河申遗保护,并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专项考察活动,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先锋。在扬州,朱炳仁在东关古渡留下了紫铜壁画《大运千秋》。熔铜,生于火,归于水,与水同源,本次展览开幕式上,朱炳仁也将以水为灵感创作的熔铜雕塑作品《千浪卷雪》捐赠给中国大运河博物馆,以水一般的灵动,定格坚固、永恒的运河魅力,为向世界讲好大运河的中国故事助力。
运河之水,浩浩汤汤;非遗传承,生生不息。据悉,本次展览截止至3月31日。展览期间,“千人千锤”传承接力活动也将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同步举行。
图文来源: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
3月1日,“大熔景行:朱炳仁熔铜艺术展”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启幕。作为中国大运河“运河非遗”系列特展之一,1300平的展陈空间,68件(组
1、公元前7世纪,西亚的伊朗高原上“三雄并立”,即米底、吕底亚、巴比伦,波斯部落臣服于米底国王。而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
证券时报e公司讯,中银证券(601696)3月2日晚间公告,持股2 74%的股东云投集团计划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 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
2月27日,省林业局召开全省林业系统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。会议学习传达国家林草局林草系统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
X 关闭
广南县工商联实施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
农行深圳分行金融驿站助力企业发展更“融”易 累计解决融资金融421亿
前5个月安徽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525亿元 同比增长26.2%
“没坐头”到“天天像过年”:“花儿”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
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
X 关闭
儒商大会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激发广大优秀企业家的家国情怀
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“出院”
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
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
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