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安美食又上央视了
昨晚
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栏目
(相关资料图)
报道了
临安鲜笋预制菜 引领新“食”尚
同时给农民增收拓展新渠道
提振消费也需要开辟“新赛道”,比如现在有很多种新型消费正在崛起,预制菜的消费就是其中一种。2022年,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,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,小小的预制菜正在发展成消费大市场。
一起来认识一下
临安的这一味鲜
这道用料新鲜,原本只有在南方才能尝到的特色春菜腌笃鲜被做成预制菜后,无论你在哪里都能享受到这个好味道。
从田间到餐桌
一支笋的蜕变只需3天
3月正是雷笋的采收季,笋农老盛正忙着将刚摘下的笋打包运走,一个月前,一家预制菜生产企业来到这里,与他们这些种笋的农民们达成了合作,大批量采购雷笋,用来制作冷藏预制菜腌笃鲜,这让老盛他们这些种笋的农民成了直接受益者。
浙江杭州市临安区种笋农户 盛观贵
今年的笋价格好,今年我们种了将近5亩田,大概收入可能是有20来万,算是最好一年了。
近年来,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,人们希望能吃到新鲜的食材,于是以时令蔬菜为原料的冷藏预制菜应运而生。笋农老盛他们种的笋就是要制作成这种冷藏预制菜。
和可以保存好几个月的冷冻预制菜不同,冷藏预制菜的保质期只有几天,所以整个生产链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高效运转。
这家收购笋的企业会对预制菜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和分析,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下订单,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合理规划采收时间和数量,附近的工厂也能提前调整好生产线,在24小时之内将新鲜的雷笋洗净、去皮、切块,加工成安全卫生的预制菜原料。
而得益于冷链技术的发展,处理后的新鲜雷笋可以跨越山海,快速运输到位于天津的中央厨房,在那里来自浙江的雷笋和来自安徽的咸肉如期汇合,在生产线上严格按照配方和流程制成预制菜,再由冷链就近运输到附近的门店。从农民挖笋到被做成预制菜,摆上超市的货架,整个流程大约三天,上架的菜品可以保证新鲜安全,有足够的保质期供消费者购买。
农民增收带来幸福生活
浙江杭州市临安区种笋农户 盛观贵
收入到手了,总要犒劳犒劳自己,带着家人到外面去逛一逛,让家人也享受享受。
从小吃到大餐
从日常便饭到聚会宴请
预制菜几乎囊括了全部菜品
满足人们的各种美食需求
你都吃过哪些预制菜?
来源/央视新闻
引领新“食”尚!临安美食上央视《焦点访谈》
一场资本寒冬,让国内投资机构对biotech创新能力的要求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。这些具有FIC和BIC潜质的药企,被煞有介事的人取了一个比较有范儿
八宝山街道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
【躲袋子玩被司机碾压】惊险一幕!熊孩子钻进袋子里玩耍,遭到过路车辆碾压,路人纷纷帮忙合力将孩子救出。
X 关闭
广南县工商联实施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
农行深圳分行金融驿站助力企业发展更“融”易 累计解决融资金融421亿
前5个月安徽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525亿元 同比增长26.2%
“没坐头”到“天天像过年”:“花儿”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
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
X 关闭
儒商大会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激发广大优秀企业家的家国情怀
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“出院”
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
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
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